10月12日是世界关节炎日。
目前全世界的关节炎患者约有3.55亿人,而中国就占了1/3,并且人数还在不断攀升。
作为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,关节炎共有100多种类型,今天咱们就来一起聊聊日益盯上年轻人的“骨关节炎”。
骨关节炎,在医学界被称为“不死的癌症”,对患者的身体、生活、健康影响极大。
作为退行性疾病,骨关节炎进展相对缓慢,其危害不会给患者带来突发、致命的影响,极具隐匿性,更易被患者忽视。
早期为轻度或中度间断性隐痛,在休息时会有所好转,活动后有所加重。而疾病一旦进入进展期,关节疼痛便会呈持续性,关节也会逐渐出现畸形和肌肉萎缩的症状,甚至使患者致残。
在多数人看来,关节炎是老年人的“专属”,但事实并非如此。关节炎不仅发病率高,且年轻化趋势明显,很多人30多岁就出现了早期的关节退变。
除生理差异外,这与年轻人的一些不好的生活习惯、运动习惯有关。其中,肥胖、运动不当、久坐、穿露膝装和高跟鞋等,都会成为年轻人患关节炎的诱因。
Tips
专家提醒,肥胖和经常运动的年轻人尤其要注意爱惜关节,因为体重过大、过量运动都会增加关节的负重,使骨关节炎提前到来。
大家可通过五项标准进行辨别,即红、肿、热、痛、功能障碍。
红——急性感染关节炎会出现关节红肿。
肿——关节肿胀,关节炎常见症状,但与关节疼痛的程度不一定相关。
僵——晨僵和粘着感,指早晨起床或者休息后关节如粘住一般,活动后感觉关节松快。
热——由于关节处血液运行少,正常情况下摸起来比其他部位的体温低。如果关节是热的甚至发烫,那就证明关节产生炎症了。
痛——关节炎的最主要表现,疼痛部位很明确(某个关节),其他部位不疼。
关节炎是一种需要长期治疗的疾病,除了药物治疗以缓解疼痛外,更重要在于病患关节的日常康复,下面是一些注意事项。
No.1 控制体重
肥胖是膝盖的大敌,不但容易造成膝关节受力改变,膝关节负荷加重,还容易导致受力不均衡,使关节发生变形。因此,维持正常体重至关重要
控制体重把握两点,一是理想体重:男性是“身高-105”以内(KG),女性是“身高-110”以内(KG);二是体脂,男性体脂含量要小于体重的25%,女性小于30%。
No.2 注意保暖
尤其是在换季及出汗、酒后、睡眠时,风寒潮湿最容易侵袭致病。因此秋冬时节,关节处更应注重保暖,穿厚些的衣服和袜子,避免穿短裙、露脚踝、穿露脚背的鞋子等。
No.3 科学适度运动
无论预防还是治疗关节炎,都不要忽视运动的作用,但千万不要过量运动,还有尤其注意运动方式,少做负重运动,比如爬山、爬楼梯等。
对于关节已经开始退变的人,跑步、走路等也要尽量避免,同时注意避免长时间跑跳、深蹲。
另外,轻度或适中的身体活动可以增加关节周围的肌肉力量,增加血流量并促进损伤关节的修复,从而达到保护关节的目的。
不负重的运动有很多,如游泳、骑自行车、仰卧或坐位运动,分散关节处的重量,减少磨损。
关节周围肌肉力量训练:常用方法有,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(绷腿训练);直腿抬高训练;坐位伸膝训练;足踝加沙袋抗阻力训练等。
关节协调性功能训练:包括游泳等有氧运动;关节被动牵拉训练等。
No.4 运动时注意保护已受损害的关节
在日常生活中,不要让关节长时间处于一种姿势,不要盲目地做反复屈伸。有条件可以佩戴四季兼用的关节护具。
还要特别注意避免关节的机械性损伤,尽量减少关节的负重和磨损。如膝、踝关节的关节炎患者平日要尽量避免上、下楼梯,长时间下蹲、站立、跪坐、爬山及远途跋涉等较剧烈的对关节有损伤的运动。
此外,平时还要注意身体姿势。如颈椎骨关节炎病人应避免长期伏案、仰头或转颈,睡眠时应用高度适当和符合颈椎曲度的枕头;腰椎受累者应睡硬板床等。
No.5 控制饮食
1)限制钠盐摄入:别以为吃盐多了只会影响血压,过多的钠盐摄入还会损害我们的关节健康。
2)多食富有钙和胶原蛋白质的食品:如牛奶及豆制品;虾皮、芝麻酱、海带、核桃、瓜子、土豆也可增加钙质摄入。
3)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生冷、油腻之物,多吃蔬菜水果,也有利于膝关节的保护。
4)增加阳光照射及补充维生素D。
No.6 穿鞋也有讲究
平时应穿适当的鞋,单薄的平底鞋并不是最佳选择。最好穿松软、鞋底有弹性的鞋,如坡跟的休闲鞋,这样可以减轻重力对关节的冲击,减轻关节的磨损。
No.7 多进行一些物理按摩
物理按摩有助于增强患者的肌力,改善关节活动范围。但要特别注意的是,按摩最好由专科医生进行操作,千万不可盲目进行按摩治疗,以免起反作用。
No.8 重视自查,早期诊治
当存在关节病的典型症状,如关节疼痛、肿胀和关节运动功能减退时,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、诊断。
膝关节炎,作为最常见的慢性骨关节疾病之一,给很多人造成行动困扰。在此分享一套膝关节保护的锻炼方法,如果觉得有用,别忘收藏坚持哦!
1. 直腿抬高练习
平卧,一腿屈曲,另一腿抬高30°左右,保持膝盖伸直,勾住脚尖的姿势维持5-10秒,缓慢放下,重复10-15次后交换锻炼。连续5组,每天1-2次。
2. 绷腿锻炼
股四头肌力量较弱不能顺利直腿抬高时,可选择绷腿锻炼作为过渡训练。坚持1-2周后逐步向直腿抬高锻炼转换。
3. 静蹲练习(背部靠墙,不要发力)
第一阶段:背靠墙,双足分开,与肩同宽,逐步向前移离墙约35cm,此时身体出现下蹲姿势,使小腿与地面垂直,大腿与小腿夹角约120°-135°之间。一般一次蹲到无法坚持为止,目标是10-15分钟。
第二阶段:同前,逐步向前移离墙约45cm,此时身体下蹲加深,使小腿与地面垂直,大腿与小腿夹角约100°-110°之间。
(资料来源:汝州第一人民医院 脊柱骨病关节外科)
最后,借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关节科主任林剑浩教授的话共勉!
鉴于骨关节疾病不可逆的特质,患者的自我管理至关重要。对于早、中期骨关节炎患者,在保持适当的体重、调整生活方式,科学的运动治疗则是骨关节炎全程疾病管理的核心手段之一,针对性及个性化的运动治疗手段可有效帮助患者达到减轻疼痛、改善膝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等目的。
资料来源:
1.《骨关节炎诊疗指南(2018 年版)》
2.《骨关节健康白皮书》
3. 冯智英.解密膝关节痛[M].清华大学出版社:北京,2018:127-138.
4. 杨毅峰,黄建,骨关节炎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[J].医学综述。2017,23103):497-501+506.
5. 2020年第24个“世界关节炎日”,《以患者为中心—骨关节健康管理洞察新解》报告
出品:酷健减重运动医学研究部
执笔:齐丹
排版&编辑:酷酷